top of page
禮儀之美──清純氣質的教養

禮儀之美──清純氣質的教養

HK$80.00價格

作者:釋證嚴
語言:繁體中文
出版社:靜思人文出版社
出版日期:2015 年 11 月 10 日
裝訂方式:平裝

  • 著作者介紹:

    證嚴上人以其悲天憫人之宗教家胸懷,服膺上印下順導師「為佛教、為眾生」之慈示,秉持「佛法生活化,菩薩人間化」之理念,在「內修誠正信實,外行慈悲喜捨」精神貫徹下,漸次開展「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」以及「國際賑災、骨髓捐贈、環保、社區志工」之「四大志業、八大法印」。事理相融、以淺喻深暢佛本懷,善導大眾心存菩薩大愛,落實佛法於生活中,帶動付出無求同時感恩之風氣,達到「淨化人心、祥和社會、天下無災難」之人間淨土目標。

  • 內容簡介:

    書中兩卷八章之靜思語內容,上卷以證嚴上人對於「禮」之思想理念為主旨:「禮者,理也」,有禮就有理,無禮則無理。禮,是做人的根本道理,是人生重要的學習。無禮之人,道德觀念薄弱,是非不能分明,無法與人和氣相處,憑添社會事端;有禮之人,行為有所節制,克己持戒不犯。故做人做事應謹守如法如理、如戒如律、如禮如儀、如真如實的原則,方能展現人文之美。

     

    下卷以慈濟教育志業精神「教之以禮,育之以德,傳之以道,導之以正」為編輯主軸:教育的第一個階段,就是要先知禮,才會識理;人格、品德的涵養,必須落實到生活,舉凡衣食住行、待人處事、應對進退,皆需合乎禮節;老師們須負起教育仁義禮節的使命,使人知禮義、重人倫;傳正道還要導正向,導正偏差的行為、導正心靈的方向,回歸人心純真的本性。

     

    有禮儀修養的人,能由內而外自然流露美好的氣質;人人守住禮法,以個體之美成就整體之美,則人類世界就有無限希望。

     

    【卷一】禮者理也,合禮則合理也

    第一章 如法如理,自然法則

    第二章 如戒如律,清淨莊嚴

    第三章 如禮如儀,美好教養

    第四章 如真如實,人成佛成

     

    【卷二】有禮必明理,明理必有禮

    第五章 教之以禮,禮教為本

    第六章 育之以德,培育品德

    第七章 傳之以道,傳承典範

    第八章 導之以正,導正方向

     

    書摘:

     

    禮是理

    外在舉止有禮節,表示內心有倫理。

    第一眼的接觸

    儀表與言行代表人格,所以要在自己身上展現禮節,

    使人從第一眼的接觸,就對我們產生好印象。

     

    見面打招呼

    與人見面要打招呼,莫冷漠相待,

    因為冷漠是愛的障礙;

    多一點熱情,多一些禮貌,

    人間就會充滿溫馨的氣息。

     

    隨性易脫軌

    生活隨性的人,容易脫離正軌而失序,

    逾越做人的操守;

    唯有培養自重、敬人的品德,以禮節自我規範,

    才能降伏我行我素的習氣。

     

    不要敏感

    為人在世不要過於敏感,敏感是因為我執太重,

    若能將別人的話都善解成出於好意,

    將不愉快的事都當成是在教育自己,

    就不會將每一句話、每一個人、每一件事壓在心上。

     

    生活規則

    日常生活要有規則──

    待人接物心平氣和,

    為人處事守禮如儀。

     

    看得廣、想得深

    在利害、得失之間,

    不要只見利與得,而不顧害與失,

    造成對天地與人倫的毀傷。

     

    要懂得化惡緣為福緣

    人與人都是有緣來聚,對於結好緣的人要珍惜,

    對於結惡緣的人要懂得轉化為福緣──

    別人進一步,我們就退一寸;

    用心擦拭自己的污點,用愛撫平彼此的心結。

     

    方方圓圓清楚明白

    組織管理要有良效,制度運作要能上軌,

    該方、該圓都要清楚明白──

    原則必須堅持,應對則須柔軟;

    才不會模棱兩可,令人無所適從。

     

    人多才有力量

    與人相處常起衝突,就會缺少他人的助緣,

    做事將備感辛苦;

    能包容習氣、耐心溝通,

    才不會產生排斥的心,而少了一股力量。

     

    心思的「代言人」

    待人要虔誠,聲色要戒慎;

    言語是表達心意,所以聲色是心思的「代言人」,

    若說真實語而結惡緣,

    言語與表態就要更加戒慎虔誠。

     

    完美無缺

    人與人之間相互執著缺點,

    彼此的心就會都受到煩惱的污染;

    唯有提起超越的心去看待,

    對缺點毫無掛礙,所見的就會是完美無缺的形象。

     

    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