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三十七道品講述-16開精裝

三十七道品講述-16開精裝

HK$206.00價格

作者:釋證嚴
繪∕設計者:陳俊良、葉耀宏
語言:繁體
出版社:靜思人文志業股份有限公司
出版日期: 2016 年 05 月
裝訂方式:精裝

  • 作者介紹:

    證嚴上人

     

    一九三七年生於臺灣臺中清水,皈依印順導師,以「為佛教、為眾生」六個字,為終身立志奉行的信念核心,倡導「佛法生活化,菩薩人間化」。

     

    一九六六年創辦「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」,在「內修誠正信實,外行慈悲喜捨」精神貫徹下,開展「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」以及「國際賑災、骨髓捐贈、環境保護、社區志工」等四大志業、八大法印。

     

    上人講經依文釋義,又超越經文,皆事理相融、以淺喻深、暢佛本懷。

     

    事相應時空而轉變,是一部臺灣社會的縮影、一部世界苦難的歷史、一部地涌菩薩的見證;理相則跨時空殊無二致,乃一以貫之的菩薩道。

     

    上人所傳的佛法,不著眼於深刻佛學理論的著述,而是簡約質樸地在生活中力行佛陀的教導,是人間真能實踐的法門,使人身心安頓、自在清涼。

     

    一九九一年麥格塞塞基金會頒給 上人社會領導獎,原因是「喚起現代臺灣民眾對古代佛教慈悲為懷教義的重視」;肯定上人是佛法精神的傳承者,是佛陀本懷的實踐者。

     

    慈濟時時刻刻以「淨化人心、祥和社會、天下無災難」為目標,善導大眾付出無所求、同時說感恩之風氣,以尊重、大愛擁抱地球村。

     

    五十年來慈濟人克己復禮、心寬念純,不分宗教、種族、政治,贏得國際社會的肯定,獲頒無數獎項,如臺美文教基金會社會服務獎、美國艾森豪國際和平獎章、行政院文化獎、日本庭野和平獎、美國羅斯福基金會傑出公共服務獎等,以表彰 上人對世界的貢獻。

     

    另有香港、臺灣、菲律賓、泰國等五所知名大學,授與 上人榮譽博士學位;上人總是謙稱,所有榮耀應歸給全球慈濟人,而他只是代表受獎而已。

     

    慈濟和佛法、佛法和慈濟,同一法脈。

    上人是靜思法脈的奠基者,是慈濟宗門的開創者;始終如一,依循佛陀教法,就是行菩薩道。

  • 內容簡介:

    「三十七道品」不是一部經,是佛教修行的次第,是趣向解脫的方法、獲得證悟的道路,共有三十七項修道要目。

     

    【三理四相 是法則】

    上人於此講述中,首次以三理四相闡述生命大自然的法則,將器世間的「三理」──生理、心理、物理;佛法中的「四相」──生老病死、生住異滅、成住壞空;呈現「理、相」融合,完整又精闢地剖析,在變中如何展現不變的菩薩精神。

     

    這與許多佛學辭典所言雖然相異,但因為 上人的解說直指生命核心,故成為慈濟人耳熟能詳的說法。

     

    【修福修慧 要平齊】

    「三十七道品」與慈濟淵源甚深,慈濟的法船標誌,左右兩邊八花瓣,代表慈濟人時時依八正道而行,也是四大志業、八大法印的意思!

     

    八正道等八種盡離邪非之正法,成為慈濟人奉行的圭臬。

    上人倡導「佛法生活化,菩薩人間化」的悲心願力,始終如一。

     

    於此修行次第與方法,聲聲呼喚,句句叮嚀,語語慈愛,鼓勵人人要法入心,更要法入行;應以大慈、大悲、大喜、大捨四無量心,修福同時修慧,修慧也要修福,福與慧要平齊。

     

    慈濟法門強調力行,若有福就有眾生緣,有慧就能領導眾生。

    上人的開示,既深入佛法又淺出人間,實實在在就是為時代作見證,為人間寫歷史,為慈濟立經藏。

     

    本次編纂以一九八七年 上人講述「三十七道品」為主,結合二○○○年以佛典故事闡述的文字,將兩次開示之義理與觀念,去重複、使通順,以不失 上人語意、語感為準則,編輯成書。